2018------2019年度第二期数学备课组活动一
发表日期:2019/5/21 16:16:48 作者:admin 有1249位读者读过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为了结合我校十三五课题《基于数学思考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3月7日下午,数学教研组在三楼会议室进行了“基于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发展数学思考的推理水平的研究”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首先,王信念老师介绍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的整体设计,组内教师进行研讨交流。
【活动策划】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数学备课组活动安排
活动主题 |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
活 动 安 排 | 1.王信念老师进行主备,说明如何在低年段让学生体会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2.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重点讨论如何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
东善桥小学数学组一备教案
备课组 | 一年级 | 备课组 教师 | 朱桂萍 高敏 陈雨 周莉丽 | |||||
主备教师 | 王信念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9.3.7 | |||||
课题 |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 所属单元 | 第三单元 | |||||
教学 目标 |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重难点 |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量间的关系,并用“多一些”等词语描述出来。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出示:小猴、小猫在进行折五角星比赛。
师指着图说:“这是小猴折的,它折了34个,这是小猫折的,它折了38个”。 2、提问: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怎么说呢? (小猫比小猴折的多一些) 3、提问:还可以怎样说?(小猴比小猫折的少一些)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小兔看到小猴、小猫在折五角星比赛,它也赶来了。瞧,小兔折了74个呢!那么小兔跟小猴、小猫比,怎样呢?(小兔比小猴多得多;小猴比小兔少得多) 6、尝试应用 看图比一比,说一说。
师让学生自由发,学生回答:“中间鱼缸里的鱼比右边鱼缸里的鱼少一些”,引导:还可以怎么说?“右边鱼缸里的鱼比中间鱼缸里的鱼多一些”。师继续提问:你还有哪些新的比较发现? 7、小结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相关的程度。
二、综合应用,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1)小兔和小熊来到果园里,看到了苹果树和梨树。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打“√”。并说说为什么。 (2)小芳和小明比赛拍球,小芳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得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2、“想想做做”第3题: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澳大利亚获得14枚金牌。英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澳大利亚多一些。中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澳大利亚多的多啦!英国获得多少枚金牌?中国呢?在合适的答案下面写上国家的名称。 3、“想想做做”第4题:38人去春游,做那辆车比较合适?30座、40座还是50座? 4、“想想做做”第5题:右边的书大约有多少本?你是怎么估算的? 5、“想想做做”第6题:小组活动,同桌拿数字卡片和45比一比,说一说。 三、全课总结,强化认识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2、那我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进行一次猜数游戏。师先示范,后学生同桌合作进行。 |
| ||||||
板书设计 | ||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 顶点 | |
34比38少一些 38比34多一些 | 74比34多得多 34比74少得多 | 8个 |
|
东善桥小学数学组二备教案
备课组 | 一年级 | 备课组 教师 | 朱桂萍 高敏 陈雨 周莉丽 | |||||
主备教师 | 王信念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9.3.7 | |||||
课题 |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 所属单元 | 第三单元 | |||||
教学 目标 |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具体含义。 2.能力目标:能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重难点 |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量间的关系,并用“多一些”等词语描述出来。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出示:小猴、小猫在进行折五角星比赛。
师指着图说:“这是小猴折的,它折了34个,这是小猫折的,它折了38个”。 2、提问: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怎么说呢? (小猫比小猴折的多一些) 3、提问:还可以怎样说?(小猴比小猫折的少一些)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小兔看到小猴、小猫在折五角星比赛,它也赶来了。瞧,小兔折了74个呢!那么小兔跟小猴、小猫比,怎样呢?(小兔比小猴多得多;小猴比小兔少得多) 6、尝试应用 看图比一比,说一说。
师让学生自由发,学生回答:“中间鱼缸里的鱼比右边鱼缸里的鱼少一些”,引导:还可以怎么说?“右边鱼缸里的鱼比中间鱼缸里的鱼多一些”。师继续提问:你还有哪些新的比较发现? 7、小结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相关的程度。
二、综合应用,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1)小兔和小熊来到果园里,看到了苹果树和梨树。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打“√”。并说说为什么。 (2)小芳和小明比赛拍球,小芳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得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2、“想想做做”第3题: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澳大利亚获得14枚金牌。英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澳大利亚多一些。中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澳大利亚多的多啦!英国获得多少枚金牌?中国呢?在合适的答案下面写上国家的名称。 3、“想想做做”第4题:38人去春游,做那辆车比较合适?30座、40座还是50座? 4、“想想做做”第5题:右边的书大约有多少本?你是怎么估算的? 5、“想想做做”第6题:小组活动,同桌拿数字卡片和45比一比,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强化认识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2、那我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进行一次猜数游戏。师先示范,后学生同桌合作进行。 |
朱桂萍老师说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可以根据已学过知识,进一步理解“多一些”等词语。
陈雨老师建议用实物展示,既有利于孩子们直接观察发现,更易让他们理解同一事物不同数量情况下的比较。 同时提出:不同事物数量怎么估算比较呢?
高敏老师提出“多一些”和“多得多”之间是否有具体衡量标准。
周莉丽老师建议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讲解,有利于低年龄儿童理解。
| ||||||
板书设计 | ||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 顶点 | |
34比38少一些 38比34多一些 | 74比34多得多 34比74少得多 | 8个 |
|
东善桥小学数学组三备教案
备课组 | 一年级 | 备课组 教师 | 朱桂萍 高敏 陈雨 周莉丽 | |||||
主备教师 | 王信念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9.3.7 | |||||
课题 |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 所属单元 | 第三单元 | |||||
教学 目标 |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具体含义。 2.能力目标:能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重难点 |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量间的关系,并用“多一些”等词语描述出来。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出示:小猴、小猫在进行折五角星比赛。
师指着图说:“这是小猴折的,它折了34个,这是小猫折的,它折了38个”。 2、提问: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怎么说呢? (小猫比小猴折的多一些) 3、提问:还可以怎样说?(小猴比小猫折的少一些)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小兔看到小猴、小猫在折五角星比赛,它也赶来了。瞧,小兔折了74个呢!那么小兔跟小猴、小猫比,怎样呢?(小兔比小猴多得多;小猴比小兔少得多) 6、尝试应用 看图比一比,说一说。
师让学生自由发,学生回答:“中间鱼缸里的鱼比右边鱼缸里的鱼少一些”,引导:还可以怎么说?“右边鱼缸里的鱼比中间鱼缸里的鱼多一些”。师继续提问:你还有哪些新的比较发现? 7、小结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相关的程度。
二、综合应用,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1)小兔和小熊来到果园里,看到了苹果树和梨树。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打“√”。并说说为什么。 (2)小芳和小明比赛拍球,小芳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得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2、“想想做做”第3题: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澳大利亚获得14枚金牌。英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澳大利亚多一些。中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澳大利亚多的多啦!英国获得多少枚金牌?中国呢?在合适的答案下面写上国家的名称。 3、“想想做做”第4题:38人去春游,做那辆车比较合适?30座、40座还是50座? 4、“想想做做”第5题:右边的书大约有多少本?你是怎么估算的? 5、“想想做做”第6题:小组活动,同桌拿数字卡片和45比一比,说一说。 五、全课总结,强化认识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2、那我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进行一次猜数游戏。师先示范,后学生同桌合作进行。 |
朱桂萍老师说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可以根据已学过知识,进一步理解“多一些”等词语。
陈雨老师建议用实物展示,既有利于孩子们直接观察发现,更易让他们理解同一事物不同数量情况下的比较。 同时提出:不同事物数量怎么估算比较呢? 针对朱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可以带同样盒子的一盒苹果,和一盒草莓,让孩子们数一数,比一比,利用实物比较,较容易得出结论。
高敏老师提出“多一些”和“多得多”之间是否有具体衡量标准。 王信念:没有具体标准,一种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差距几个就用“多一些”,差距较大就用“多得多”。二种是通过三个量之间进行比较,相比较而言,得出“多一些”和“多得多”。
周莉丽老师建议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讲解,有利于低年龄儿童理解。
| ||||||
板书设计 | ||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 顶点 | |
34比38少一些 38比34多一些 | 74比34多得多 34比74少得多 | 8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