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东善桥小学语文教研组第三次活动
发表日期:2019/5/17 12:51:07 作者:admin 有1118位读者读过
走近有“生命”的课堂
——东善桥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活动
5月17日,东善桥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基于低年级学生学情,旨在为学生创设一节有“生命”的课堂。
叶婷婷老师精心设计,为学生们带来《雷雨》这节课,上课之前,她通过与学生之间互动,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为本节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中,她引导学生观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变化,培养孩子发现能力。再运用“越来越”的表到方式,穿插整节课的教学,使孩子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接着她带领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一幅幅画面出现在黑板之中,也印刻在孩子们的心尖。
课后所有语文老师齐聚一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叶老师的这节课也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在这节课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勃勃的生机,看到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延续。我们坚信善小的语文课堂会越来越精彩!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
走近有“生命”的课堂 |
活
动
安
排 | 一、二年级组内进行集体备课 二、叶婷婷老师试上《雷雨》 三、二年级老师进行磨课,提出不足之处,并及时形成二备教案。 四、第二次试上,组内教师进行听课。 五、集体备课,形成三备教案。 六、全校范围内展示课,所有语文教师参与听课评课。 七、形成活动小结和反思。 |
16 雷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上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有关天气的谚语?
2.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来预测天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雷雨》就是描述自然界变化的。(板书课题,注意雨字头和雨字的变化)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léi hēi wū yā zhī chuí hù yínɡ pū chán bǎi huá
雷 黑 乌 压 枝 垂 户 迎 扑 蝉 摆 哗
?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枝、垂、蝉”;后鼻音“迎”也是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
雷雨 黑沉沉 乌云 树桩 垂下来 窗户 迎面扑来 摆动 阵雨 毛毛雨 暴雨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出示带有“压下来”“垂下来”的句子,
读准,了解词义,会用“压”、“垂”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
说说课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讲的?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重新摆图
(4)男生读雷雨中,体会景象“越来越”
(5)个别读雷雨后,体会“清新的空气”、迎、扑。体会彩虹的“挂”
(6)再次配乐整体读课文
三、书写
“黑”:上下结构,注意“黑”字的书写顺序,第六笔是竖,七八两笔都是横。注意下面的横四点的写法,左边的一点向左,右边的三点都是向右。
“垂”:谜语导入
独体字结构,笔画顺序是: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迎”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二笔是竖提,上面不要多写一撇。最后三笔才是“辶”:点、横折折撇、捺。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描写雷雨的叙述顺序,下节课来交流你经历过什么样的雨,说说心情。
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图片)(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