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19/4/3 14:14:59 作者:admin 有1309位读者读过
基于学情,突破教学重难点
——东善桥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阳春三月,东善桥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一场“基于学情,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主题研讨活动,所有语文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全员互帮互学的氛围洋溢在善小的校园内。
参与本次教研的是三位不同年段的青年教师,他们分别从低中高三个年段的不同学情出发,为各位老师呈现了风格迥异的三节课。二年级的朱乐言老师关注低年级儿童课堂的趣味性,为各位老师带来《我是一只小虫子》。整节课设计精巧,学生参与度高,仿佛那只可爱的小虫子已经出现在他们眼前。四年级的陈全老师大胆尝试,为各位老师带来气势磅礴的《黄河的主人》,在他的引领下,那滚滚黄河令人胆战心惊,那小而轻的羊皮筏子令人肃然起敬。孩子们在朗朗书声中,感受艄公的镇静和机敏。六年级的陈玺老师,充分关注文体,为大家带来说理文《学会合作》,整节课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课后所有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这三节课的收获。对于这三位老师而言,每节课的设计都是他们用时间打磨出来的,他们的成长也是大家有目共睹。面对不足之处,其他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对于朗读的指导要建立在对字词深度的理解之上,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此联系基础上帮助学生有效的朗读。二、课堂要关注文体,基于学情分析,也要明确课堂的教学重难点,并抓住重点,有效突破!相信这三节课一定能促进善小的语文教师在合作中学,在学中思,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东善桥小学语文组教案
备课组 | 二年级 | 备课组 教师 | 柏天花 张明 陈春梅 赵亚楠 马亚男 朱乐言 | ||||
主备教师 | 朱乐言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9.3.12 | ||||
课题 | 11、我是一只小虫子 | 所属单元 | 四 | ||||
学情分析 |
《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则童话故事故事。主人公为一只小虫子,他和生活在同样环境下的伙伴们,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伙伴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危险”,认为当一只小虫子“不好”,而小虫子却抛开这些“危险”,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小伙伴们的有意思,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 ||||||
教学 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认读8个生字,书写2个生字,了解“毛茸茸”等词语意思。会用“被”说说为什么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 3、体会小虫子有趣的生活。
| ||||||
重难点 | 1、了解词语意思、。会用“被”说说为什么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 2、体会小虫子有趣的生活。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谜语导入 1师:出示谜语,指名读谜语,其他同学猜谜语。继而出示谜底萤火虫及其相关图片,并介绍其它昆虫类朋友。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主人公是小虫子的童话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出示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完想想,对于做一只小虫子,文中有几种不同的看法。 借助提示说一说,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我的伙伴们都说 。 不过,我觉得 。教师加以出示两种不同的观点。 2、 (1)自由朗读课文的1、2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小伙伴们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也不好?注意这两段课文中有不少生字新词,可要读准! (2)出示生字词 屁股(pì gu ) (hūn )昏头昏脑 毛茸茸 rong 一泡尿 pāo (3)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重点指出“屁股”两个字读的是轻声,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读出pào,并加以组词。 (4)开火车读,男女生齐读。 3、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伙伴们觉得当一只虫子一点儿也不好。给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 (2)指名说说当一只小虫子不好在哪里。 ①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 ② 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 ③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 课件出示文本: 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但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3)男女生分组赛读。 (4)教师出示被字句,学生齐读。 小虫子的屁股被苍耳刺痛了。 小虫子被水淹的昏头昏脑。 小虫子被小鸟吓得逃跑了。
三、指导写字 (1)屁股这个词语不仅要求学生会认,还要求同学们会写。出示屁股在田字格中的图片,学生加以观察,并想想同学们在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2)指名说说屁股两个字的结构及其书写要点,教师加以总结。 (3)活动手指,做个手指操。(手指手指点点头,手指手指弯弯腰,手腕手腕转一转)
(2)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加以巡视指导。 (3)展示、评析学生的习字作品。 3、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也了解为什么伙伴们不喜欢做一只小虫子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为什么“我”觉得做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
张明:做好赛读的评价,注意学生读书的拖音问题。
张明:手指操环节的教师用语要更加简洁。
赵亚楠:控制好各环节的教学时间。 |
黄河的主人教案 (陈全)
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黄河的气势磅礴和凶险
二、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读课题。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吗? 那谁能告诉我黄河的主人说的是谁?
(艄公) 教学艄字 舟字旁说明和船有关 艄是船尾,站在船尾掌舵撑篙的人是------艄公
说到艄公我们肯定会提到乘客,他们在黄河上共同的交通工具是?(船)在江南地区我们叫船,而在黄河上我们叫?(筏子)筏,竹字头最早的筏子就是竹子做的,我们叫它?(竹筏)用吹了气的羊皮做的叫?(羊皮筏子)
教师指着黑板,课文写了:黄河 筏子 艄公 乘客。课文一开始就写了黄河滚滚……
课文时怎么写黄河的?谁来读一下。
学生读。
不错。气势读出来,再读。
他用了三个词来形容黄河,画下来。学生动笔,黄河滚滚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得气势,至今令人胆战心惊。
理解“浊浪排空”。什么意思?“排山倒海”你知道吗?“排”就是排开了,空气被掀翻,有气势。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现在你就在黄河边,激流险滩不计其数,滔滔黄河不计其数。你看见了?你听见了?
黄河是如此的气势雄浑,文中还有形容黄河的词吗?
学生找。说了两个。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出示:黄河滚滚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汹涌的激流 湍急的黄河 险恶的风浪
滚字教学 衮是衣和公两个字组成,也读gun是古代王公贵族衣服的意思
哪几个词语来形容黄河的气势?学生说 黄河滚滚等
哪几个词带着感情色彩?生:险恶的风浪。感觉黄河害怕;生:惊涛骇浪也让人害怕。
哦,令人胆颤心惊。颤什么意思?心颤抖。
5. 如果李白会觉得险恶吗?不会。他写“黄河之水天上来…
如果王之涣,会写“黄河远上白云间….
但是作者却觉得险恶。他看到了什么?羊皮筏子
交流: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
生:我在电视里看过,把羊里面掏空,吹气。
课文也有一句写羊皮筏子怎样?找一找
生: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
教师用现场学生几个这样大小来解释。学生觉得大。
对啊,很大 ,为什么作者觉得小呢?
因为在黄河滚滚中就显得小了。
怎么写小呢?
出示:上面却又有五个乘客和一个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生:有什么,有什么
哦,用东西多来写小。
生:也只有 画出来
哦,加上这样的关联词大的就会变小
“却有、而且”也画下来,也让我们觉得小。
让我们来体会下这种写作方法,你一个月能有5000块工资,怎么说让我们感觉很少?(我一个月也只有5000块工资),再少一点(却还要养活一家三口人),能不能再少点(而且还有贷款要还)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下面谁来读读。读出小。
生1读。 这样一读已经小了。但还不够小。小到怎样程度?
看也看不到。
出示:从岸上远远望去 ,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请一个学生读。
小吗?
生1:那么小,那么轻,小小的浪头就会吞没。小
生2: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不知道是什么?小啊
所以,放到了汹涌的黄河中,羊皮筏子看不清了,时隐时现。
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 ,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你能看出他把大的写小了吗?这个要有本事的人才看的出来。
学生一读。教师打断,理解“目不转睛”的意思。眼睛一动都不动,就是看不清楚。学生继续读。读得不错。
你发现这时候羊皮筏子小吗?
小。
不是有6个人 吗?还小。
6个人还是小,小如微尘。
这个羊皮筏子刚才已经小的看不出,居然还有人,表示惊讶。6个人多还是少?少。但是在 这里呢?多。为什么在这里多呢?因为他把羊皮筏子写的很小。所以这里要读出惊讶,惊奇。谁能读得更好。
学生读,读得不错。
你们会数人吗?会。
数一数。
作者也是这么数的吗?
不是。
对啊,在远远的黄河里,看不清的羊皮筏子里,数人。要有情景感。
生1读。她有点感觉。谁还能在岸上数人。
生2读。你那个数的太规则了。
这里的标点符号太容易了,用了顿号,应该用什么。逗号(学生猜测几次后。)
声音应该是?
越来越重,越来越惊奇。
生1读。真好。谁还能更好。
生2读。掌声,太好了。这就是有情景感,我们一起读。
学生齐读。
现在是贴着水面漂流,看得见筏子吗?看不见。只看见人,看不见筏子,小。
这不是写筏子吗?为什么不写筏子,写6个人在水面漂。
出示:这就是黄河上得羊皮筏子。
板书教学:篙 请同学说一说田字格书写应该注意什么?提示字的结构。
板书: 黄河 险恶 胆战心惊
黄河的主人 筏子 小 提心吊胆
艄公
乘客
备课组
六年级
备课组
教师
骆娟 顾姗 马皖鸿 陈玺
主备教师
陈玺
集体讨论时间
2019.3.13
课题
14、学会合作
所属单元
四
学情分析
《学会合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围绕“合作”这个话题谈了对“什么适合作、合作的作用以及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的看法和主张,全文条理清楚,所举事例通俗易懂,说理透彻,给人以诸多启示。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重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教 学 过 程
参备意见
教学设计
一、游戏引出合作,初步感知合作。
1、体验游戏:《一指抓皮球》
师:我们玩的第一个游戏,名字叫《一指抓皮球》,如果你能不借助任何东西,用你的一个手指在20秒内将它抓起,这个皮球就属于你了。谁来挑战一下?
2、学生尝试,并根据学生情况给予鼓励安慰。
3、你觉得怎样才能把球抓起呢?
师:实践证明一指是抓不了皮球的。游戏做完了,思考留下了,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想或启发呢?
4、板书活动主题。
师:是啊,只要几个手指合作起来就能轻而易举地将皮球拿起了。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学会合作(板书)
二、生字词的学习。
(1)读准字音。
唇 谐 协 瓶 牺 牲
(2)读准字音,读字音并组词。
唇 谐 协 瓶 牺 牲
谐与协要特别注意
(3)会读词语,明意思。
倾泻 完美 和谐 顾名思义
协作 悠扬 典范 卓有成效
(会读,会写,明词语意思)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4) 钢笔描红,指导。
注意写字姿势,注意字型结构,难写字师范写。二、初读课文。
(1)初读明要求。
A、课文读通顺,字读准确。
B、编好小节,想一想:课文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
A、读题《学会合作》。(明白今天学习的是议论文)
B、读课文。
读一个小节,学生交流明白这一小节所讲的内容。
(划出每一小节中间的重点词语和重点的句子,明白概括每段大意的方法。)(重点段落多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分段。
快速默读课文,根据刚才每小节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四、朗读、探究课文
(一)探究“离不开合作”。(提出观点)
1、为什么离不开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自读课文第1——3节,找出相关部分。(边读边画)
2、指名说。(1)学生、工人、军人作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离不开合作的原因。
(2)对于以上观点是否认同?你能举出反例吗?
3、师小结:看来社会上的确离不开合作,那么“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1)指名说(小合作有小成就……不合作就没有什么成就)。
(2)指名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出这句话成为一个生道理)。
(3)师:如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合作,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一段,记住这个人生道理。(要求读出味来)自读、指名读。
(4)师:谁牢牢记住这个人生道理了,谁起来告诉大家。
指名合书说、齐说。
过渡:我们认识了合作的必要性,知道了在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合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合作的效果更好,也就是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
课文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向我们阐明,同学们自由朗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学习探究“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验证观点)
1、自由读(边读边作笔记)。
2、学习第一事例。
(1)指名说说第一个事例的内容。
(2)谈谈你对交响乐团的认识。
生交流回答(人数多,乐器的种类多)。
(3)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演奏的乐曲如何呢?(师播放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指名说,师提示结合课文内容。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合作的这样完美呢?读读课文找一找。
说一说,这主要依靠……协作精神。
板书。
(4)师:这就是课文要向我们表明的观点。那么怎样读,才能体现这种协作精神。
自读指名读
3、学习第二事例
(1)谈谈这个实验
A、小组交流,探讨实验的目的与其中所面临的困难。
B、小组互相指点朗读,抓住人物与事件的特点。
(2)感受这个实验
A、师:实验最后成功,外国专家说了一句话,请同学们读出自己体会的语气。
B、指名读。
C、分析什么是“合作精神”。(亲自做实验来体会)
(A)出示实验用品球与瓶。
(B)小组进行实验,师说要求。
(C)实验完毕,小组交流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D)指名探讨,总结。
师引出说出“在合作过程中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有自我牺牲精神。”(板书:自我牺牲精神)
(3)升华“自我牺牲精神”。生小组交流,集体自由谈感受。
(4)有感情朗读这一事例,读出“中国小学生可贵的合作精神”。
(5)师小结:可见,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但要协作精神,还应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A、自读课文第六小节,边读边画出具有意义的句子。
B、齐读这一小节。
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三)师总结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板书:成功)
请同学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感受,集体交流。
三、迁移运用
1、合作“演讲”,要求:小组进行合作,做好一次演讲。
2、小组训练,师巡视指导。
3、展示自我。
顾姗:研究课后第一题,应当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举两个事例,一个够不够,为什么。
骆娟:说理文的写作结构可以以板书的形式呈现。
顾姗:可在学习课文之后让学生练
东善桥小学语文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