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六
发表日期:2018/11/15 8:44:05 作者:admin 有1145位读者读过
六年级备课组新闻报道
《失落的一角》是一本广受欢迎的绘本,无论哪个年龄层的读者在阅读后都有不同的感悟。文本虽然以简洁的线条文字为主,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11月8日,六年级语文组针对这节阅读课开展了研讨。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读同一本书后的感悟和认知是不同的。几位老师展开激烈讨论,骆娟老师认为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备出符合学生年龄的课。顾姗老师提出本节课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并且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学生对于完美有了自己的定义,人无完人,世界上有没有用真正的完美,我们不知道,但只要快乐,自由就可以了,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几位老师结合讨论,设计出本课教学设计,大家在讨论中共同成长!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 《失落的一角》 |
活
动
安
排 | 《失落的一角》是一本广受欢迎的绘本,无论哪个年龄层的读者在阅读后都有不同的感悟。文本虽然以简洁的线条文字为主,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读同一本书后的感悟和认知是不同的。我认为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备出符合学生年龄的课。《失落的一角》这本书可讲的点太多,但该引导理解到哪个份上才算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度? 1.组内教师参考教参,查阅资料,确定教学重难点,形成个人初案。 2.组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对初案进行修改。 3.主备教师先进行试上,上完集体讨论,再次修改教案。 |
东善桥小学语文组一备教案
备课组 | 六年级 | 备课组 教师 | 顾珊 骆娟 马婉鸿 陈玺 | ||||
主备教师 | 骆娟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8.11.6 | ||||
课题 | 失落的一角 | 所属单元 | 阅读推荐课 | ||||
学情分析 |
六年级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这节课是一节阅读推荐课,这本绘本却有点与众不同,整本书我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作者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和图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
| ||||||
教学 目标 | 1.介绍绘本,学习阅读绘本的方法。 2.阅读《失落的一角》,引发学生对该文本深层的思考,读后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 ||||||
重难点 | 1.引发学生对该文本深层的思考,读后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 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导入 ①你喜欢读书吗?读过什么书?(生交流)读过绘本吗?绘本有什么特点?(生答) ppt展示绘本,师总结绘本的特点:图文并茂,但文字少,图画精美,色彩丰富,一般用图来表意。 ②但我们今天要看的这本绘本却有点与众不同,整本书我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作者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和图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 ③展示封面,今天我们共读的这本书叫?(生一起说)看到这个书名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么多问题,不要着急,走进它,它会解开你所有的疑惑。
二、阅读《失落的一角》 1、(简笔画“ ”)这是什么? (简笔画“ ”)这是本书的主人公,给它取个名字吧?它本来应该是个完美无缺的圆,可是现在它缺了一角?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生看图,猜想)它的心情的确不好。 (师读)“它缺了一角,它不快乐。”
2、逐页阅读绘本,体会它的心理变化。
第一部分 (师读)所以,它动身去找它那失落的一角 (指名读,谁来帮它唱出这首歌?)它一边滚动,一边唱着歌:“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嗨——哟——哟,我要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师读)有时在太阳底下曝晒 但接着又淋了场冰凉的雨。 有时被冰雪冻僵了,但接着太阳出来了,身子又暖和过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名读)因为缺了一角,它滚不了太快,所以它会停下来和虫儿说说话。 或者闻闻花香 有时它会超过一只甲虫 有时甲虫又超过它 这是它最美好的时光 读绘本不仅要读文字,还要学会观察图画,读到这里,它似乎有了些变化,你发现了吗?(变愉快了!) (指名读)就这样不停地滚着,漂洋过海 “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跨过高山,越过海洋,历经千辛万苦,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穿过沼泽与丛林 上山 下山 直到有一天,啊,它终于找到了!“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他唱道,“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历经千辛万苦,我找到了我那……” “等一等,”那一角说道,“你先别唱什么历经千辛万苦……” “我不是你失落的一角。我不是任何人的一角。我就是我。就算我是别人失落的一角,那也不会是你的!” “噢,”他沮丧地说道,“打扰你了,真对不起。”它继续滚动。 (指名读)它又发现了一角 但这一角太小了。 这一角又太大 这一角又尖了点儿 而这一角又太方了。 有一回,它似乎找到了非常合适的一角 但是,它没有握紧 掉了 另一回,它又握得太紧 弄碎了 下面这幅图是没有文字的,你看看,能给它配上文字吗?你能体会到他现在的心情吗? 它受到了如此大的打击,猜猜看,他还会继续上路吗? (师读)就这样一直一直滚动着 险象环生 掉进坑洞 撞到石墙 后来有一天,它又偶然碰到一角,看上去非常合适。 (分角色朗读)“你好。”它说。 “你好。”那一角回应。 “你是别人失落的一角吗?” “我不知道。” “呵,或许你想成为你自己的一角?” “我可以是某个人的,同时我又是我自己的。” “呵,或许你不想成为我的一角。” “那倒未必。” “或许我们不合适……” “那……”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它这次发现了一角,可是跟前面的表现有了些不同,你发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看,它和这个角合适吗? “嗯——?” “嗯——!” 合适!非常合适!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四个感叹号,你能感觉到它的心情了吗?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你觉得行吗?你觉得故事还会怎么发展呢? (齐读,快速地读) 它又开始滚动因为它现在完整了,它滚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它从来都没有这么快过! 快得不能停下来和虫儿说说话 或者闻闻花香 快得蝴蝶不能落在它身上歇脚 但是,它可以唱它的快了歌了,它终于可以唱“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 (指名读)它开始唱——“我找——我那失——角——我——我——落——历——千——找——我……” (指名读)天啊!现在它完整了,可是它却连歌都唱不了了。 (师读)“啊!”它想道,“原来是这样!” 它似乎懂了,你觉得它懂得了什么? 预设1:它不能把那一角填补起来,否则它就不能唱歌。 预设2:身体残缺就可以高声歌唱,找到那一角反而不能唱歌。 师:是啊,原来它以为找到那一角它就完美了,可是当它真的变成一个完整的圆,它不快乐了反而不完美了。 于是,它停下来…… 把那一角轻轻地放下, 慢慢地往前滚动 它一边滚动,一边清亮地唱着—— “噢,我在找我那失落地一角,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嗨——哟——哟,我要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第二部分 1.出示最后两幅图,最后的最后,画面上只剩下一条连绵没有尽头的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它去哪儿了? 2.有两幅画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幅是当他第一次唱着歌上路时的画面,“我要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这时他在寻找什么?(生答:他失落的一角)另一幅画面和这个差不多,书的最后,当他放下了那么合适的一角后,他还在路上唱着“我要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你觉得这时他还是在寻找他的一角吗?他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球球放弃了如此适合它的一角,也就是接受了自己残缺的外表,有人说: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_________去填满它吧!为球球做一个填空题吧,它可以去寻找什么才能让自己变得完美?(爱心、快乐、善良、自由……) 师总结:因为不完美而踏上寻找完美之路,这世上有没有真正的完美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相信,球球会面带微笑,快乐自由地永远行走在寻找完美的路上。 3.出示维纳斯图片,同学们,这尊雕像和咱们的球球有什么相似之处吗?(都是残缺的)介绍:这是一尊古今中外享有盛誉的雕像,她的名字叫断臂的维纳斯,人们曾想过很多办法为她接上断臂,但是都失败了,大家一致认为断臂的维纳斯才是美的典型。这样一尊残破的雕像为什么这么出名呢? 4.同学们,你完美吗?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5.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现在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张彩色的书签,不如将自己的感悟写在上面表达出自己的所感。(伴着音乐,学生制作自己的读后感悟书签,师巡视交流。) 6.分享:展示书签,把自己的感悟与他人分享。 7.周国平说:“这可能是你用最快速度读完的一本书,但恐怕也是得用一辈子咀嚼的一本书!”今天,我们在这里有了这些阅读的体验,很多年以后,当你上中学了,上大学了,工作了,你再翻看这本书,也许又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这就是“常读常新”!
三、拓展阅读: 了解作者 ①PPT出示作者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 ②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很粗鲁、邋遢的大胡子他却很喜欢你们,瞧(出示ppt)他为孩子们创作过400多首诗歌,他创作的儿童诗集和图画书风靡整个世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8亿册。在美国,只要有儿童图书的地方,就一定有谢尔·希尔弗斯坦!
推荐阅读 老师还给你们再推荐几本绘本,都是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一本是《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还有一本书他所绘制的第一部绘本作品——《爱心树》,另外一本是《阁楼上的光》。相信你们会喜欢这些作品。
|
导入太过单调
引导学生多读
|
难点 突破 | 本节课引导学生多读,多说 ,结合绘本图画,观察绘本,引发思考。 | |
板书设计 | 伤心 愉快 犹豫 | |
活动 反思 | 这节课有很多缺憾的地方,正因为有缺憾,我才会不断地去探索绘本教学该怎么上,所以说缺憾胜于完美,有缺憾才会有追求,有缺憾才会给我们前进的动力。
|
东善桥小学语文组二备教案
备课组 | 六年级 | 备课组 教师 | 骆娟 马婉鸿 顾珊 陈玺
| ||||
主备教师 | 骆娟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8.11.8 | ||||
课题 | 失落的一角 | 所属单元 | 阅读推荐课 | ||||
学情分析 |
六年级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这节课是一节阅读推荐课,这本绘本却有点与众不同,整本书我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作者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和图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
| ||||||
教学 目标 |
1.介绍绘本,学习阅读绘本的方法。 2.阅读《失落的一角》,引发学生对该文本深层的思考,读后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 ||||||
重难点 | 1.引发学生对该文本深层的思考,读后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 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导入 ①你喜欢读书吗?读过什么书?(生交流)读过绘本吗?绘本有什么特点?(生答) ppt展示绘本,师总结绘本的特点:图文并茂,但文字少,图画精美,色彩丰富,一般用图来表意。 ②但我们今天要看的这本绘本却有点与众不同,整本书我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作者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和图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 ③展示封面,今天我们共读的这本书叫?(生一起说)看到这个书名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么多问题,不要着急,走进它,它会解开你所有的疑惑。
二、阅读《失落的一角》 1、(简笔画“ ”)这是什么? (简笔画“ ”)这是本书的主人公,给它取个名字吧?它本来应该是个完美无缺的圆,可是现在它缺了一角?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生看图,猜想)它的心情的确不好。 (师读)“它缺了一角,它不快乐。”
2、逐页阅读绘本,体会它的心理变化。
第一部分 (师读)所以,它动身去找它那失落的一角 (指名读,谁来帮它唱出这首歌?)它一边滚动,一边唱着歌:“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嗨——哟——哟,我要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师读)有时在太阳底下曝晒 但接着又淋了场冰凉的雨。 有时被冰雪冻僵了,但接着太阳出来了,身子又暖和过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名读)因为缺了一角,它滚不了太快,所以它会停下来和虫儿说说话。 或者闻闻花香 有时它会超过一只甲虫 有时甲虫又超过它 这是它最美好的时光 读绘本不仅要读文字,还要学会观察图画,读到这里,它似乎有了些变化,你发现了吗?(变愉快了!) (指名读)就这样不停地滚着,漂洋过海 “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跨过高山,越过海洋,历经千辛万苦,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穿过沼泽与丛林 上山 下山 直到有一天,啊,它终于找到了!“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他唱道,“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历经千辛万苦,我找到了我那……” “等一等,”那一角说道,“你先别唱什么历经千辛万苦……” “我不是你失落的一角。我不是任何人的一角。我就是我。就算我是别人失落的一角,那也不会是你的!” “噢,”他沮丧地说道,“打扰你了,真对不起。”它继续滚动。 (指名读)它又发现了一角 但这一角太小了。 这一角又太大 这一角又尖了点儿 而这一角又太方了。 有一回,它似乎找到了非常合适的一角 但是,它没有握紧 掉了 另一回,它又握得太紧 弄碎了 下面这幅图是没有文字的,你看看,能给它配上文字吗?你能体会到他现在的心情吗? 它受到了如此大的打击,猜猜看,他还会继续上路吗? (师读)就这样一直一直滚动着 险象环生 掉进坑洞 撞到石墙 后来有一天,它又偶然碰到一角,看上去非常合适。 (分角色朗读)“你好。”它说。 “你好。”那一角回应。 “你是别人失落的一角吗?” “我不知道。” “呵,或许你想成为你自己的一角?” “我可以是某个人的,同时我又是我自己的。” “呵,或许你不想成为我的一角。” “那倒未必。” “或许我们不合适……” “那……”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它这次发现了一角,可是跟前面的表现有了些不同,你发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看,它和这个角合适吗? “嗯——?” “嗯——!” 合适!非常合适!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四个感叹号,你能感觉到它的心情了吗?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你觉得行吗?你觉得故事还会怎么发展呢? (齐读,快速地读) 它又开始滚动因为它现在完整了,它滚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它从来都没有这么快过! 快得不能停下来和虫儿说说话 或者闻闻花香 快得蝴蝶不能落在它身上歇脚 但是,它可以唱它的快了歌了,它终于可以唱“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 (指名读)它开始唱——“我找——我那失——角——我——我——落——历——千——找——我……” (指名读)天啊!现在它完整了,可是它却连歌都唱不了了。 (师读)“啊!”它想道,“原来是这样!” 它似乎懂了,你觉得它懂得了什么? 预设1:它不能把那一角填补起来,否则它就不能唱歌。 预设2:身体残缺就可以高声歌唱,找到那一角反而不能唱歌。 师:是啊,原来它以为找到那一角它就完美了,可是当它真的变成一个完整的圆,它不快乐了反而不完美了。 于是,它停下来…… 把那一角轻轻地放下, 慢慢地往前滚动 它一边滚动,一边清亮地唱着—— “噢,我在找我那失落地一角,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嗨——哟——哟,我要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第二部分 1.出示最后两幅图,最后的最后,画面上只剩下一条连绵没有尽头的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它去哪儿了? 2.有两幅画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幅是当他第一次唱着歌上路时的画面,“我要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这时他在寻找什么?(生答:他失落的一角)另一幅画面和这个差不多,书的最后,当他放下了那么合适的一角后,他还在路上唱着“我要去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你觉得这时他还是在寻找他的一角吗?他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球球放弃了如此适合它的一角,也就是接受了自己残缺的外表,有人说: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_________去填满它吧!为球球做一个填空题吧,它可以去寻找什么才能让自己变得完美?(爱心、快乐、善良、自由……) 师总结:因为不完美而踏上寻找完美之路,这世上有没有真正的完美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相信,球球会面带微笑,快乐自由地永远行走在寻找完美的路上。 3.出示维纳斯图片,同学们,这尊雕像和咱们的球球有什么相似之处吗?(都是残缺的)介绍:这是一尊古今中外享有盛誉的雕像,她的名字叫断臂的维纳斯,人们曾想过很多办法为她接上断臂,但是都失败了,大家一致认为断臂的维纳斯才是美的典型。这样一尊残破的雕像为什么这么出名呢? 4.同学们,你完美吗?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5.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现在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张彩色的书签,不如将自己的感悟写在上面表达出自己的所感。(伴着音乐,学生制作自己的读后感悟书签,师巡视交流。) 6.分享:展示书签,把自己的感悟与他人分享。 7.周国平说:“这可能是你用最快速度读完的一本书,但恐怕也是得用一辈子咀嚼的一本书!”今天,我们在这里有了这些阅读的体验,很多年以后,当你上中学了,上大学了,工作了,你再翻看这本书,也许又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这就是“常读常新”!
三、拓展阅读: 了解作者 ①PPT出示作者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 ②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很粗鲁、邋遢的大胡子他却很喜欢你们,瞧(出示ppt)他为孩子们创作过400多首诗歌,他创作的儿童诗集和图画书风靡整个世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8亿册。在美国,只要有儿童图书的地方,就一定有谢尔·希尔弗斯坦!
推荐阅读 老师还给你们再推荐几本绘本,都是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一本是《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还有一本书他所绘制的第一部绘本作品——《爱心树》,另外一本是《阁楼上的光》。相信你们会喜欢这些作品。
|
难点 突破 | 本节课引导学生多读,多说 ,结合绘本图画,观察绘本,引发思考。 | |
板书设计 | 伤心 愉快 犹豫 | |
活动 反思 | 回顾整个教学环节,我觉得真正体现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孩子们不仅自己解决在第一次读无字书时遇到的问题,而且给图片配上文字,为了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做了充分的准备。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真正把自己当成学习的小主人,老师只是孩子学习的协助者。孩子们是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读懂这本书的内容的。我觉得这个教学环节是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