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第二学期东善桥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二
发表日期:2018/3/26 14:24:28 作者:admin 有1460位读者读过
新课程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应用生活中的知识数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作了有效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月22日下午,我校数学组低年段教师开展“图形教学-角的初步认识”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一致认为必须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的去探索,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例如,学习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周角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在折一折、转一转、比一比的过程中认识角,并且了解了角所具有的特点。本次活动对我们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我们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使我们尽快走入了新课程,学会了开发教育资源,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共同成长。
活动主题 |
图形教学——《角的初步认识》
|
活 动 安 排 |
1. 组内教师研究各版本教材,进行横向比较,明确角的概念,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角的本质特征。 2.胡静兰老师进行主备,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重点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学生对于“角”的概念理解,不同学段的教学重点分别是什么? 2.“角的大小比较”在不同学段的教学有何不同之处? |
备课组 | 数学1组 | 备课组 教师 |
赵旭 胡静兰 张新双 林耀霞 鞠双煜
| ||||
主备教师 | 赵旭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7年 3 月 30日 | ||||
课题 | 角的认识 | 所属单元 | 第七单元 | ||||
学情分析 |
二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小部分学生基础薄弱,要进行个别指导。本节课设计的“找”、“摸”、“说”、“做”的环节,协助同学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这一环节也有效地培养了同学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 ||||||
教学 目标 |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辩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 ||||||
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图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2.(教师播放天安门升旗视频)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升国旗) 追问:国旗上有什么呢?(五角星)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它叫五角星?(因为它有5个角)那什么是角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直观认识角: 1.许多物体的面上都有角,请看图(课件出示),你能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 师:谁愿意上来找到五角星上的角?手工袋上的角你找到了吗?这圆溜溜的钟面上有角吗? (出示三角尺)问:老师的三角尺上有角吗?谁能把他们指出来? 指名到前面指角,老师纠正,边讲述边示范:我们指角时,要从一个点分别向两边指过去,再在两条边之间用手画孤线,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学一学指角的方法,好吗? 师:你学会了吗?那你能用这种方法把三角尺上其他的角指给你的同桌看吗? 请学生展示指角 2、课件演示,由实物抽象出角。 谈话:同学们已经找到物体面上的角了,把这些角从物体面上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PPT展示角的抽象过程) 提问:这三个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说明: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3、角的各部分名称 谈话:下面老师想把角请到黑板上来,边画边讲述: ①先画一点:这一点是角的一部分,请你们拿出三角尺,并在手心按一下,你有什么感觉,谁能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大家?(有点疼、痒痒的、尖尖的). 问:为什么会痒痒的?(因为是尖尖的) ②再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线,这两条线都是角的一部分,请你们拿出三角尺,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谁来说说?(直直的、平平的、滑滑的)。 ③再在这里画孤线 师:这样角的图像就画好了,其实啊,这个点和这两条线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就藏在数学书的第84页,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学生汇报) 生: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线叫边 (预设:学生只说一条线是边,教师再问哪另一条呢?) 师:所以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说说你的三角尺上角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学生展示) 4、练习: (1)师: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我们来判断一下。(想想做做1)。 如果它是角我们就鼓鼓掌,拍三下,欢迎它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如果不是角,我们就跺跺脚,跺三下,把它请回去好不好。 学生汇报,简单说出理由。 (2)“想想做做2”。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请大家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用手指表示。师:将你的答案藏在背后,然后一起伸出手,汇报交流。 5、师:同学们通过学习都认识了角,其实在我们周围,很多物体面上都有角,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物体面上的角吗? 师:老师有一个要求,谁来读一下? (ppt出示要求:拿出材料盒里的笑脸贴,每人2个,将它贴在你找到的角上。) 师:要求明白了吗?开始行动 汇报交流学生找到的角,教室里的桌子、椅子、课本、练习本、门、窗户等等上面都有角。 三、做角 师:老师真高兴,大家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在我们的周围找到了这么多的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角? (ppt出示要求) 师:先思考一下,用你的材料可以怎样做角?(思考1分钟)学生动手做,展示作品。 (展示用吸管折的角,并提问为什么是角?) 师:除了像这样折,我们还可以怎么做角?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是用两根吸管做出角的,请他给大家展示一下。(重点说明没有拼在一起的是不是角,复习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比较角的大小 1、师:同学们真的是心灵手巧,不仅能做出角,还能正确的指出角。老师也带来2个生活中的角。 夏天,我们要用扇子扇风,扇子里也有一个角(出示扇子图)扇子慢慢打开,你观察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变大) 我们做手工时,要用到剪刀,剪刀里也有一个角(出示剪刀图)剪刀慢慢合拢,你观察这个角有什么变化?(变小) 师:你发现角在张开合拢的时候会…?(变大变小)原来角有大有小啊! (板书:角有大小)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从你的材料盒里拿出红色的活动角,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活动角,你能拨一个比这个角大的角吗? 问:你是怎么拨的? 师:能拨出比这个角小的角吗? 问:你是怎么让角变大变小的? 生:两条边往外张开角就变大了,往里合拢角就变小了。 2、师: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真强,下面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图形王国,有一对好朋友,分别是红角和黑角,有一天,他们突然吵起来了,他们都说自己比较大,请你们来当一回小法官,判断一下到底哪个角大? 生:一样大! 生:红色的大 生:黑色的大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生:一条边重合在一起 师:应该怎样重合?(讲解重合的方法: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 师: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重合一下看看,(课件演示,两角重合) 结果怎么样?那为什么刚才有的小朋友认为红色的比较大呢? 生:因为红色的边长 师:老师把这两个角带到了课堂上,刚才小朋友们说红色的角边长,所以比较大,那老师把红色的边剪了一段,这个角变了吗?那经过我们的验证,说明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再看看这两个角,(红色角度小但边长长,黑色边短角度大)你觉得哪个角大? 生:黑色的角大! 问:为什么? 生:因为黑色的角两边张开大。 师:同意吗?所以,我们看角的大小是指这两条边张开的大小,而不是边的长短。 师:现在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了吗?谁能说一说。 师:请你拿出和老师一样的三角尺,老师三角尺上的这个角,和你手中三角尺上的这个角,哪个大?为什么?你能比较一下吗? 学生演示比较的方法 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有点累了是不是,咱们来放松一下吧。 3、课间操:《我是一个小小角》 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想要知道我大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练习 师:你现在知道如何判断角的大小了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1、“想想做做3”。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会形成大小不同的角,这里有三个钟面,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给这三个钟面上的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吗? 2、智慧角 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下面角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把正方形纸沿直线折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呢?大家先来猜一猜。没关系,大胆猜测是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步,大部分同学认为还剩3个角,也有同学坚持自己的见解,这很重要,要不要亲手验证一下,拿出你正方形的纸,动手试一试。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了答案,不忙等一等没有完成的同学,同时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老师喜欢说话有条理的孩子。 总结:沿着边和边折掉一个角,还剩下5个角;沿着角和角折,剩下3个角;沿着角和边折,还是4个角。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角)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所收获,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六、欣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下面老师带你们到角的世界里去遨游,去欣赏角给你们带来的最美丽的图画。(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