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东善桥中心小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音乐备课组第一次活动
发表日期:2017/12/29 14:48:02 作者:admin 有1622位读者读过
东善桥小学音乐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报道
中小学音乐课堂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大胆去演唱与表演,东善桥小学音乐备课组于12月19日下午进行集体备课,针对《游子吟》一课进行了有效的教学研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首先,备课组成员对《游子吟》一课进行探讨,本单元选用的欣赏作品与歌唱作品,题材都与“母爱”有关,歌曲《游子吟》,改编自[唐]孟郊的《游子吟》,收录于《新学堂歌》,由谷建芬监制、作曲,张宏光编曲,将优秀的古诗歌谱成音符,易于孩子在优游的唱歌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乐感。接着,张智建老师分享《游子吟》一备教案,其他教师针对教案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宝贵的修改意见,最后,张智建老师整合修改意见形成二备教案并进行试上。
整个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集体备课效果明显,既提高教研水平,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 在音乐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活动安排 | 为提高备课效果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音乐备课组就一年级《游子吟》一课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安排如下:
一、由主备人张智建就《游子吟》撰写一备教案。
二、各备课组老师针对一备教案之不足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三、主备人整合修改意见形成二备教案。
四、主备人进行试上,其他老师听课并进行点评。
|
《游子吟》一备教案
《游子吟》二备教案设计
备课时间:2017年12月19日 总备课第1课时
单元、章、节:第七单元 教学内容:学唱《游子吟》
需要1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能积极参与活动《献给妈妈的爱》,并从中体验和表达对母亲的深情。
3.能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创编乐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前倚音,并正确掌握前倚音的唱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听妈妈的话》,营造气氛)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问答式、典故导入
师:同学们,是谁把你带到世界上?是谁抚育你长大?是谁教会你学走路i?是谁教会你学说话?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谁最心疼最担心?在你取得成绩的时候。是谁最高兴最为你骄傲? 生:妈妈! 师:对,是妈妈。妈妈对我们这种情感是一种什么情感?用一个字说出来。 生:爱 师:你们的妈妈深深爱着你们,每一个母亲也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母亲,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出示图片) 师:这位母亲点着蜡烛,手里拿着衣服,她在做什么? 生:缝衣服。 师:为谁缝衣服? 生:为她的孩子。 师:她的儿子明天就要离开她去很远的地方,她正连夜赶制衣服。她的心里一定非常地不舍。她的儿子看着这样的场景,深受感动,于是他饱含对母亲的感激,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游子吟》,这个儿子就是唐代大诗人——孟郊。你们会背这首诗吗? 师:背诵得很整齐,但是情感还不够投入。有一位叫颂今的作曲家,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表达对妈妈的感情,把这首诗谱上了曲,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游子吟》。 这是一首“献给妈妈的歌” 《献给妈妈的歌》)
四.学唱
1.初听 (出示歌谱)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请大家先听老师唱一遍。在听的时候注意老师声音的力度变化。 (师范唱) 生答:第二句弱一些,第三句强一些。
2.复听及跟唱
师:我们再听一边范唱,边听边用“lu”音跟唱,注意表现出刚才你听到的力度变化。
3.乐理知识传达 师:请大家找一找,乐谱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音符。 生指出位置 师:这个音符叫前倚音,它就像一大一小两个音符拉着手一样。(课件展示) 它的样子是不是也很像妈妈牵着你的手。(出示母子图片) 师:它反复出现在乐谱当中,是表现什么? 生:母子间亲密的关系。 师:现在请听一听老师是这样唱“前倚音”的。(范唱)
4.复习反复记号和渐慢记号
5.完整演唱歌曲
6.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