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集体备课报道三
发表日期:2017/3/24 15:31:32 作者:10871 有963位读者读过
为提高备课效果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东善桥小学四年级语文组于3月20日下午进行集体备课,针对《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进行了教学研讨。
首先,备课组成员对第四单元单元主题及《永远的白衣战士》文本进行探讨,围绕课标就四年级学生学情进行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紧紧围绕“爱”,有无私的爱,有纯真的爱,有亲人的爱,有博大的爱,读来令人动容,文本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的树立。《永远的白衣战士》讲述叶欣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接着,马皖鸿老师分享《永远的白衣战士》一备教案,备课组其他教师针对教案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宝贵的修改意见。最后,马皖鸿老师整合修改意见形成二备教案并进行试上,备课组成员听课并进行评课。
整个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研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集体备课效果明显,既提高教研水平,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研讨 |
活 动 安 排 |
为提高备课效果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就《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安排如下: 一、由主备人就《永远的白衣战士》撰写一备教案。 二、会议研讨分析第四单元《永远的白衣战士》文本,分析四年级学生学情。 三、各语文老师针对一备教案之不足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四、主备人整合修改意见形成二备教案。 五、主备人进行试上,其他老师听课并进行点评。 |
东善桥小学语文组一备教案
备课组 |
四年级 |
备课组 教师 |
马皖鸿、刘宏香、徐宏德、陈富兵 | ||||
主备教师 |
马皖鸿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7年3月20日 | ||||
课题 |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
所属单元 |
第四单元 | ||||
学情分析 |
课文中描述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非典的战争”,对于目前四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原因,没有经历过特殊的“非典”时期,对非典的危险性感受不深;二是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平凡人的事迹,学生对医生抢救病人的感人事迹了解很少,所以理解叶欣的崇高精神有一定的难度。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四年级下半学期是学生由小学中年段向小学高年段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应逐步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及培养其合作学习的意识。 | ||||||
教学 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 ||||||
重难点 |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谈话导入 1、2003年春季,人们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学生交流对非典的了解,用一两个词概括感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是的,他们就是永远的白衣战士。(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说一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永远的:地位崇高、印象深刻 白衣战士:点明身份,医疗护理人员,救死扶伤,跟疾病作斗争 二、小组合作,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47岁的护士长叶欣为了抢救非典型肺炎的病人,而光荣牺牲的感人事迹。 (2)了解叶欣其人。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四、精读体会 (一)、关于非典 朗读二三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喻,说明局势严峻,收治病人的任务十分艰巨。)(二)、辛劳工作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1)叶欣身先士卒开始加班。 (2)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2、围绕辛劳工作自学5、6自然段。 (1)边读边想:这几个自然段分别讲的是什么内容?仿照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方法,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不顾疲惫,抢救病人。 不怕危险,保护同事。 (2)选择一个自然段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行动或语言的句子。 (3)小组内讨论在你所画出的句子中哪些是让你最感动的,说一说理由。 a.两个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 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两小时? 这是紧张的两小时,这是忙碌的两小时,这是生死攸关的两小时! b.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c.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d.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反复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叶欣? (三)离世 叶欣就是这样一位工作认真、关爱同事,如天使般善良,又如战士般刚毅的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战斗中,“病魔最终没有放过她”。1、齐读七八自然段。 2.8—3.4近一个月、高强度且高风险 2、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 叶欣最终带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3、写话练习 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花圈如海,人们泪水如雨。病人、战友、亲人,有多少话想要对叶欣诉说啊! 五、情感深化 1、带着病人、战友、亲人想说的话齐读课文。 读完了全文,叶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好护士 好同事 对病人和同事的无私关爱 叶欣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人们依然无限地怀念她,她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首尾呼应共同表达。 2、在非典战争中如叶欣一样的战士、英雄还有很多。(课后搜集) 六、课外延伸 1、南丁格尔名言。 2、《叶欣礼赞》 3、写话:叶欣阿姨,读了您的故事,我…… |
陈富兵老师:谈话代入感不强很难,采取视频的方式更直观。 陈富兵老师:战士身份与“非典”战争相联系。 刘宏香老师:注意朗读时间分配。 刘宏香老师:文章联系不明显,不要割裂开来,以大问题展开为好。 徐宏德老师:围绕关键词句展开文章理解,抓住动作语言及几个关键的词语。 陈富兵老师:“离世”换成“牺牲”更好,更能体现出叶欣作为战士的身份。 |
难点 突破 |
1、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非典”,积累对文章背景的了解,认识“非典”的危险性以及当时严峻的形势。 2、通过抓关键词,抓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内在品格。 3、由人物形象及品格进一步理解人们对叶欣的情感,体会写作特点。 |
|
板书设计 |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非典”战争 辛劳工作 无限怀念 牺牲 |
|
活动 反思 |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的研讨,对《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的文本解读更为深刻,加深了对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精神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关键词句的把握,在文本中理解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精神。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对本教案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了讨论,有利于完善教学中的不足,使对于课堂的预设更为完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额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