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备课活动二
发表日期:2017/6/9 11:20:25 作者:admin 有1047位读者读过
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对于本单元的内容起到了引领作用。教材“从今天到哪玩”引起学生对于天气的关注和兴趣,继而展开学习其他天气知识内容。其实三年级学生说到天气一点儿也不感觉到陌生,也能够在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得到天气变化对于生活学习的影响。他们对天气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自经验的积累和别人的传授,因此这些是不全面的,有的还是不科学的。所以这课首先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逐步让学生自觉关注天气现象,掌握天气变化,把天气变化和自己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生活中学习天气方面的有关知识,其次是把一些天气现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引入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等知识,让学生科学、准时、有效地了解天气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联系。最后是让学生了解现代和古代人们掌握天气情况的手段与方法。
课后,全组进行研讨,夏老师和陶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都提出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做。
整个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研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集体备课效果明显,既提高教研水平,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活动主题 |
三年级学生科学课中新旧认识的融合 |
活动安排 |
为提高备课效果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科学备课组就《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安排如下:
一、由主备人就《今天天气怎么样》撰写教案。
二、主备人进行试上,其他老师听课并进行点评。 上课安排:5月25日 课题:《今天天气怎么样》 上课人、主备人:储文菊 |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风向等来描述天气。
2、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
3、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
4、知道古代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谜语(风和雨),让学生猜。
2、揭示课题。
3、让学生说一说见过和知道的天气。
(二)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获取途径。
1、让学生对今天的天气情况做以介绍。
2、出示一段“天气预报”的录像,学生观后说说从哪些方面进行预报的。
3、说说获取天气信息的途径。
(三)设计气象符号。
1、师:我们在看天气预报时,发现除了文字还有哪些表达方式?
2、课件出示气象符号,让学生说说这些符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学生自主设计气象符号,教师出示设计规则。
4、学生设计后展示并评比。
5、比较文字和符号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了解天气信息的获取途径
1、自主学习书中43页小资料里的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
2、课件出示气象观测仪器。
3、学生阅读书44页的内容,思考:古代人是怎样预测天气的?
4、小结:古代劳动人民通过物象和看天象等方法来获取信息。
5、指名说一些和气象有关的谚语后课件出示。
(五)探讨天气预报的作用
1、小组讨论:哪些人关注天气预报?(汇报交流)
2、小结:天气预报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太重要了,因此,我们平时要格外注意天气预报。
(六)布置作业:
1、用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2、收集更多的气象知识,完成课后75页的记录单。
附:板书设计:
今天天气怎么样
天气状况 气温 风力 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