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集体备课报道五
发表日期:2017/4/19 8:30:05 作者:高富宇 有1016位读者读过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轻松进行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因此,我校就以低年级“基于识字教学的研究”为课题进行了集体备课。
一年级的全体语文老师就这个主题再次进行选课,最终选择《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这课是篇历史故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很浓。从导入,过渡以及过程,每位老师都在认真思考,查阅资料,进而上得有趣生动。在进行集体研讨时,都记下了对于这节课的理解。同时,也请教了老教师,识字教学的课文该怎么上,字词该如何教。
第二天,再次由江静老师上了示范课,也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在听课过程中,各位老师都记下了本节课的亮点。听完课后,又集体进行了交流。对于识字教学的课文,江静老师还给几个年轻老师一个总结,那就是字不离词,此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随文识字。有了江静老师的指导,加上第一次研讨的经验,各位年轻老师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一篇新的教学设计。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备课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
一年级基于识字教学研究 |
活 动 安 排 |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活动安排如下: 1、一年级三位年轻教师进行准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先由江静老师上示范课。 2、进行备课组内的评课议课。 3、其他三位年轻教师分别试上,再进行教研组内的评课议课。 上课安排: 课题:司马光 上课人:陈荣 王新蕾 包敏 |
东善桥小学语文组一备教案
备课组 |
一年级 |
备课组 教师 |
王新蕾,陈荣,包敏,江静 | ||||
主备教师 |
陈荣 |
集体讨论时间 |
2017.4.18 | ||||
课题 |
司马光 |
所属单元 |
第四单元 | ||||
学情分析 |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 ||||||
教学 目标 |
1.熟悉“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 | ||||||
重难点 |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 学 过 程 |
参备意见 | ||||||
教学设计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我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师检查读文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认读。认读。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在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6)指明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自读体会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
课前应布置好了解司马光 可以拓展“还知道哪些复姓” 应采用多种朗读方法 适当指导“古时候”这三个字的书写 教师应适当点拨 |
|
|
|
难点 突破 |
一年级的字词教学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所在。在本次教案中,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巧妙的将汉字的教学植根于文本当中,便于识记,便于理解。 |
|
板书设计 |
10.司马光 古 司马光 时 候 救人 |
|
活动 反思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确实,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本次集体备课,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感受到集体的强大。这次教研活动也让我们年轻教师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