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两组活动>>阅览文章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集体备课六

发表日期:2016/11/17 11:08:00 作者:10871 有884位读者读过

少年王冕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本课生字词,写好“载”与“媚”两个一类字。

2体会作者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写出王冕十余年生活精力。

3品读感悟人物形象,体会语言的言外之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少年王冕》,请齐读课题冕是古代汉族冠饰之一。为天子、诸侯所戴的礼帽,所以冕的上半部分是 “冒” 字头,“ㄇ”, 像礼帽的外框, 里面的第一横是表示发髻, 第二横表示发髻下面的眉毛, 发髻和眉毛是不能碰到帽子的, 所以这两横居中,两边不靠。这是一个形声字,声旁为免

二、字词教学

1这里是本文中比较重要的字词,请第二组同学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字音。

有个字要提醒大家注意。“载”是一个多音字,不同的意思对应着不同的读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读音及其对应的意思。

zǎi ①年; ②把事情记录下来。 载zài ①用运输工具装;②充满 (道路);③表示两个动作交替或同时进行, 相当于 “一边……一边……”

在这两句话中,是读载还是载,意思有事什么,请你读一读说一说。

 过度:正如文中的载一样,汉字中一字多音的现象很常见,我们往往需要根据意思来区分,做到因意定音,下面请看“载”的书写。

2书写

   载(请观察载,要想把载写美观,就要写斜勾,斜勾写得舒展,从竖中线起笔,斜向下向外。请与我一起板书)

    媚(请再看媚,媚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右边的眉,丿写得长些,眉上的一短竖不能丢。请与我一起板书。)

将书本翻到137页,描一下两个字。

过度:本文改编清代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一书,且王冕是开篇所写第一人,那么吴敬梓会如何写呢?

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

1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一串数字,你发现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王冕年龄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什么时间的故事(课件出示)

2本文短短千余字,吴敬梓却从王冕7岁一直写到18岁,难度可想而知,你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吗?(提示:每个年龄都非常详细地描绘了吗?)

七岁时 (略)

十岁时 (详)        放牛     

十三、 四岁 (详)   学画  

十七、八岁(略)

3在这两个详细描写的时间段,吴敬梓写了王冕那两件事,请用几个字概括(板书 放牛   学画)

4对人物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事情需要详细描写,不重要的事情简略概括即可,这就叫做详略得当。(板书:详略得当) 吴敬梓之所以能够用千余字写出了王冕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就是做到了这点。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去好好品读王冕放牛读书的故事,细细感悟人物形象。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26小结,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句,说说作者吴敬梓写了一位怎样的王冕。

2重点分析,感悟语言的言外之意: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你抓住了对王冕的语言描写,这里也是我想和大家细细品读的地方。

  王冕说在学堂里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刀块获悉,那他到底想不想读书呢?说说你的理由,注意联系上下文

(2)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 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既然免得让母亲牵挂,那应晚出早归才对,为什么母亲告诫孩子早出晚归?这样岂不是很奇怪?请联系上下文思考

(提示:处处都要小心 ,小心什么意思?母亲是要儿子小心安全吗?

这里的小是细小的小 ,小心是细心的意思。前文秦家人要求“只是做事要勤快些” )殴,原来这里是母亲在告诫王冕给人放牛时要仔细认真,做事勤快。

总结:只有细细品味,用心咀嚼,才能品出个中真味,品出文字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旨

还有什么地方你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

你能够抓住描写王冕的关键词句来体会。两个舍不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王冕的好学与孝顺。

总结并提出疑问

我们知道课文详略得当,详写了王冕放牛和学画两件事,从王冕放牛这件事中表现出他的孝顺和勤奋好学的品质,但是在写王冕学画荷花时却花了大量笔墨来描绘雨后景色,这是为什么?这对人物品质,人物成长有什么作用?有没有什么言外之意?或者可以直接删去?请课后认真思考。

板书:

          24 少年王冕

        好学            详略得当

        孝顺            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