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两组活动>>阅览文章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数学集体备课1

发表日期:2016/10/12 15:46:38 作者:AdminJN047 有878位读者读过

单元、章、节

3.3

教学内容

小数的性质

需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或化简小数。

2. 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教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认识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

1. 启发:尽管我们最近学习的是小数,但大家更熟悉的还是整数。想一想,如果在整数5的末尾填上一个0,这个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填上两个0呢?

从右往左看,500末尾去掉一个0,它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去掉20呢?

2. 引发猜想: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学生自由发表猜想。

3. 谈话引入:哪位同学的猜想正确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

1. 教学例4.

出示例4的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出问题:橡皮个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说它们的单价是相等的?你有办法验证自己的判断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交流,引导 它们分别从钱数的多少和每个小数所包含的技术单位的个数进行解释。

进一步要求:比较0.30.302个小数,用一句话说说他们的相同点,再用一句话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2. 教学例5

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尺,提问:你能在直尺上从“0”开始,分别找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位置吗?知道它们分别是几分之几米吗?写成小数各是多少米?

学生解决上述问题后,追问:你能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1=0.10=0.100米。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说明“0.1=0.10=0.100”吗?

3.总结和归纳。

提出要求: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各是怎样变化的?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从右往左看呢?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4. 教学例6

出示例6,提出要求:这些食品的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反馈。追问:2.804.00中的“0”为什么可以去掉?3.050.65中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5. 教学例6后的“试一试”。

提出要求:你能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这里的三个数都改成三位小数吗?

学生完成后,重点讨论:怎样才能把10改写成三位小数,它的小数点应该标在什么位置?如果把10改写成一位或两位小数,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小结:应用小数性质,也可以在小数末尾填上“0”以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如果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只要在整数各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根据要求在末尾填上若干个0

6. 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一题。

提问:直线上01之间的这一段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有10大格,每个大格 又被平均分成10小格)每大格是整数“1”的几分之几?没小格呢?

让学生各自完成填空,并指明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提出要求:你能联系图意,说说每组的两个小数为什么相等吗?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把题中能够化简的小数进行化简,再选择几个数,要求他们说说其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不能去掉,为什么。

三、应用

1. 练习六第1题。学生联系后,追问:为什么不能把0.0180.18连起来?

2. 做练习六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择集体指出说说化简或改写时的思考过程。

3. 做练习六第4题。要求学生各自写出3个大小相等的不同小数,并通过组织交流鼓励他们说清楚思考的过程。

4. 做练习六第5题。练习后,指出:用“元”作单位表示人民币的数量时,因为“元”后面还有“角”和“分”,所以通常要写成两位小数。

四、反思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小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我们是怎样探索并发现小数性质的?你对自己今天的变形满意吗?

 

小数的性质

 

0.3=0.30

0.1=0.10=0.10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