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组教研活动3
发表日期:2015/12/1 20:37:54 作者:AdminJN047 有824位读者读过
大好河山任我游
1.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2.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欣赏、交流我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3.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调查,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促进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在观看图片和开展“我来做导游”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灿烂,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各地自然、人文景观的向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各旅游景点的照片、图片及相关纪念品
2.教师准备相关景点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学生在搜集自己及亲友旅游时的照片及相关纪念品时,就对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再次回忆,这样能初步树立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并产生向往之情;教师准备相关景点的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利用身边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连云港是我们的家乡,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景点吗?(学生自由回答:如桃花涧、花果山、海滨浴场等)
2.教师相机出示有关景点的图片,学生欣赏并结合已有经验向大家介绍。
3.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可以看出大家对家乡非常的了解和热爱,的确,我们的家乡—连云港风景秀美,有山有水,令人神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家乡景点的回忆和有关景点图片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风景的秀美,对家乡产生热爱之情,为下面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埋下伏笔。)
(二)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1.每年的旅游季节,我们连云港市以优美的山水景色,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到这儿参观旅游,同时外地的独特风光也吸引着我们出去旅游。说到旅游,我禁不住想问大家: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来带领大家到祖国各地去旅游一番,我们一起祖国的秀丽风光。
2.(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文明古迹数不胜数。你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旅游时的快乐。
(设计意图:老师以平易近人的语气与孩子沟通交流,并利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风景资源丰富,利用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观,积极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平等合协的交流中受到情感教育。)
3.学生依据课前准备的照片、实物等介绍旅游过的地方,教师随机教育,适当作些小结。如:西湖
(1)杭州是人间天堂,西湖是这天堂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生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
(2)讨论:欣赏美景后你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利用已有的经验在讲述旅游见闻和介绍纪念品的过程中,抒发学生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学生欣赏有关西湖美景的图片后会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树立环保意识。)
北京
(1)你知道北京有哪些景点?
(2)旅游不光是游山玩水,还可以让我们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大家对于北京的了解已经很深刻了,下面考考大家,看大屏幕,说出这是北京的什么地方?(课件出示:北京著名景点的图片)
(设计意图:对于首都北京文明古迹较多,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并说出景点名称,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祖国人文古迹的厚重。)
4.是啊,祖国的山河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中两位同学的旅游见闻吧!(学生自由阅读欣赏)你们在旅游时也一定写过旅游见闻吧,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旅游见闻,能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并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这一环节的设置还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写旅游见闻的习惯。)
5.我们祖国的名胜古迹真是数不胜数,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听了惊叹不已。我们已经去过祖国的许多地方,请结合我们学过有关课文或诗歌想一想,你们还想去祖国的哪些地方观光旅游?(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回答自己想去的地方如:西安、云南、西藏等)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可打开学生的视野,在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能结合自己所学所听的内容去认识祖国的名胜古迹,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并产生向往之情。)
(三)开展旅游竞赛活动,巩固学生对祖国名胜古迹的认识
1.在短短的时间内,我们已经去了祖国很多地方,领略了各地不同的风光。现在我们赛一赛,看哪一小组说得最多?(小组回忆交流)
2.开展分组对抗赛。(教师注意指导竞赛规则)
(设计意图: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竞赛意识,教师利用开展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名胜古迹的认识。)
3.小结学生竞赛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类。(哪些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哪些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哪些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利用歌曲,抒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自然风光壮丽多姿;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古迹灿烂辉煌。那么多的景点令我们骄傲,更令我们自豪!此时此刻,你们想对伟大的祖国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学习中,同学们对我们祖国的美丽自然风光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古迹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他们心中澎湃,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这时教师在课的结尾留给了学生说话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对祖国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升华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最后让我们一起高歌,一起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课件出示:长江、黄河、长城、珠穆朗玛峰等图片,背景音乐:歌曲《大中国》)
(设计意图:歌曲《大中国》是每位同学都熟悉的,此时师生共同唱这首歌,更能深华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设想
根据以上教学过程,教师收集连云港市旅游景点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在课前播放《桃花涧》、《花果山》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自己非常熟悉的景点原来这么秀美,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在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时,依次播放课件:《中国地图》、《西湖》、《故宫》、《长城》、《布达拉宫》等图片和歌曲《大中国》,充分调动学生感观,在看和听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自我收集一些关于旅游的照片、纪念品等,当学生展示时教师要适时引导他们用多种感官观察、体验、感悟,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认识,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2.对于书中练习的处理,有的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如有困难教师帮助学生共同解决。
(一)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课件,激发学生畅游祖国的情感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自然景观壮丽多姿。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灿烂的文物古迹,这一切都等着我们去饱览,去畅游。这正是:无限风光在中华,(出示课题,生齐读)大好河山任我游。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环节通过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课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充分唤起的学生“兴奋点”,激发学生畅游祖国的情感。)
2.我们班的几个旅行社已经成立了,还推出了几条黄金旅游线路,来!请同学们亮出你们旅行社的风采!
3.各旅行社依次登台展示本社风采,师生给予他们掌声。
(设计意图:创设这一环节,抓住孩子爱登台亮相的特点,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当孩子走上讲台,就不是单单的亮相,而是他们在向大家展示自信,教师对此采取鼓励的态度,把胜利的掌声送给他们。)
(二)教师指导各旅行社制订旅游计划书
1.今天,我们各旅行社将大显身手,设计并展示自己的旅行计划参加夏令营旅游计划设计大赛。课前,大家已经分头搜集好资料了。现在,请各旅行社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修改,完成旅行计划书。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旅行计划书。
(设计意图:分工合作体现了生生间的互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符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小组合作中,学生发言的机会增多了,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使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快乐,同时也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3.教师指导学生可以通过故事、民歌、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宣传自己旅行社的计划。
(设计意图:教师善于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
(三)学生自主练习,开展“我来当导游”活动
1.这是最关键的一轮角逐,每个旅行社的计划都有机会被学校选用,大家努力。
2.学生自由练习。
3.开展“我来当导游”活动。
(1)哪个旅行社愿意派出导游展示你们的计划?其他同学现在就是小旅客了,大家可以对他们计划中的内容随时提问。(注意导游词的内容要丰富、经济、可行)。
(2)学生展示。
(3)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开展“我来当导游”活动,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他们提供导游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交流和评价中再次感受祖国的伟大,山河的壮美,由此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四)学生自主阅读书后资料,受到情感教育
1.自读小资料,从中读懂了什么?
2.教师范读学生习作,从中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书后的小资料和作文赏读,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在阅读中很轻易就能领悟其含义,因此教师不用大张旗鼓的进行朗读指导,只要给予他们朗读时间,体会文章用意即可。)
(五)播放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
今年暑假希望有一个精彩的夏令营等着大家。同学们,让我们背起行装,去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音乐起:歌曲《在海一方》,播放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课件资料)
(设计意图:振奋人心的歌曲,对人的情感有感染力,学生在歌声中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对祖国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油燃而生。)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设想
由于特殊的原因,孩子不可能将祖国的大好河山走遍,但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将祖国的山水尽收眼底,教师将在网络上收集到的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前播放给孩子们看,让孩子真切体验“大好河山任我游”的感觉,课的最后播放《在海一方》的歌曲,再配有祖国大好河山的课件资料,声情并茂地展示了我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深华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活动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教师在活动中调控、引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现出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的新理念。
2.学生在活动中应处于积极、能动的状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本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是中国人”的有关要求编写而成的,相关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上的教学过程。在介绍中国主要名胜古迹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采用了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时,无形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构建了一个和谐、快乐的认知环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历史悠久,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学生在传述回忆自己旅游时的见闻和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之情。“名胜古迹知多少”这一环节中,再次挖掘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回忆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地方,找出风景点门票及当时的照片,读一读自己写过的旅游见闻,这样设计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中间还插有不少景点的图片让学生在观赏图片中,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本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我来做导游”,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活动,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学习,做到乐于学、主动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工作,提醒学生结合本小组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书中表格,引导学生查找景点的旅游资料,编写解说词。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与空间,对于学生的介绍,教师引导其它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任意贬低。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