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美教研组活动2
发表日期:2015/11/10 12:15:18 作者:admin 有753位读者读过
《村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通过体验,感受不一样节奏;通过合作,培养孩子们合唱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解决节奏难点;通过歌词的创编将歌曲的第二部分音乐巧妙渗透;通过聆听,
3.知识与技能: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声势为歌曲伴奏。同时尝试用二声部为歌曲伴唱。
教学重点:唱准,唱好歌曲《村居》
教学难点:歌曲第二部分的节奏难点;二声部的合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歌曲的音乐、PPT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音阶回顾
2.师:你们试试。然后孩子们试完以后出现整个节奏谱例。
X X O X X O ││
dong dong dong dong
3.师:孩子做的不错,我们再换一个。师做完后出示bongbong。学生试完以后出现整个节奏谱例。
X X X X X X ││
bong bong bong bong bong bong
O X O X O X O X ││
qi qi qi qi
X X X X X X X X ││
da ta tata da ta tata
4.带入音乐,完美整合
二、难点突破
师:我们现在换一个玩法,你们看!
X O X X
da dada
X X X X ││
da da da da
2.用“la”来表现旋律。
(生跟着钢琴完整演唱旋律)(唱好以后老师马上表扬学生)
(同学们呀,真是棒!同学们呀,真是棒!男生女生,女生男生。真是棒呀,棒、棒、棒!)
3.师生合作。
4.出示图片
师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出示诗文)
师:你们读的真好,我们能不能把它唱出来呢?仔细听。(同时出现第三部分的词谱结合版,让学生在老师的琴声中,自己尝试唱一唱)。
(生将诗带入旋律演唱之后加上la部分完整演唱)
三、歌曲教学
师:孩子们唱的真不错。其实你们唱的是一首歌曲的片段。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歌曲。在听这首歌曲之前,我希望你们能大胆的猜一猜,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揭题,完整谱例出示,完整欣赏一遍)
师: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
(旋律相似,诗出现了好几遍)
如果学生没发现以上两个特点。
发现一:
师:老师在聆听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特点。(出示同头异尾的谱例。师点着谱子唱,引导孩子们发现同头异尾的特点。)
发现二:待定
师:现在请将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
歌曲艺术处理: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现在请仔细聆听老师的演唱,听听老师唱的有什么特点!
师:老师在这些地方,加上了渐强减弱的记号。请同学们在演唱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将渐强减弱的效果表现出来。
生: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刚刚用齐唱的方式将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现了出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将歌曲欢快的情绪表现的再极致一点呢!
生:合唱。
师:恩,老师想到了一个合唱的方式,你们来听听,看看老师在哪里进行了合唱的伴唱。(师为歌曲第二部分伴唱,并用柯达伊手势提示音高)
师:!
生:4 3 2 1 6 5 4
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手势唱一唱这几个音。
生唱音。
师:我们现在用“la”来唱一下。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范唱演唱歌曲,到了第二部分,请大家演唱刚刚我们练习的二声部。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新唱的歌曲《村居》。运用了人声模拟节奏型为歌曲进行了伴奏,并且还为歌曲编创了简单的双声部进行伴唱。今天的课到此结束。
听课反思
立足音乐本体,将音乐教学精细化
今天我和曹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心中有很多感悟。
一、深入理解歌词意境
《村居》的歌词很优美,本身就是一首诗,曹老师就以读诗的形式来介绍歌词,再让学生找出词中的景物,用画面向学生展示了歌词的内容,让学生形象直接地体会了解了歌曲的意境,为后面学歌做好了铺垫。在我们平时的教唱课中,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二、单独进行重点练习
新授过程中曹老师将歌曲中的断音单独拿出来指导孩子练习,请学生引导学生表现驴儿的铃铛声。从而总结出要用短促、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歌唱。这样将歌曲重难点单独解决,大大降低了后面歌曲整体教学的难度。
三、游戏中解决歌曲难点
歌曲中有很多节奏。在这教学环节中,曹老师通过“律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的难点,但是也不会让人产生一种故意而为之的感觉,是真正的将难点简单化。
四、立足音乐本体,将歌曲处理精细化
《村居》的曲作者谷建芬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曲艺术性都较强。歌曲看似简单,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立足于音乐的本体,通过强弱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歌曲演唱的更加生动。而曹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强、弱、渐强、减弱的音乐表情术语。